(文圖片來源于新華社)
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,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。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,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。
學習貫徹黨的精神
(文圖片來源于新華社)
以綠水青山為底色,新時代的美麗中國“江山圖”徐徐鋪展。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,改變著中國,影響著世界。黨的十八大報告和黨的十九大報告均對生態文明建設給予高度關注?;谖覈鷳B文明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并不斷完善的國情,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,推動綠色發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生態系統存在多樣性和多層次性,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,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。許多黨的二十大代表認為,我國實現了碳排放強度的遞減,但尚未實現碳排放總量的遞減。未來5年是“淺綠色發展”與“深綠色發展”并存、“綠色化”與“低碳化”并存的多重任務疊加時期,必須通過綠色科技革命、低碳能源革命,實現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,這將是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的重要標志。
學習貫徹黨的精神
“雙碳”之諾
“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?!?020年的秋天,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了這一深思熟慮后的重大戰略決策。
“雙碳”之路
“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”寫進了黨的二十大報告,這是對我國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的最新戰略部署,顯示出中國走在“雙碳”之路上更加堅定、更加自信。
“雙碳”之策
從提出“雙碳”目標到我國以“1+N”政策體系確定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時間表、路線圖和施工圖,再到如今全方位大力推進“雙碳”工作,我國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戰略一以貫之,保持著戰略定力。
學習貫徹黨的精神
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任京東介紹,碳達峰、碳中和事關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,而是我們主動要做。能源發展既要保障安全,也要推進轉型,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,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,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大幅地提升,近十年以年均3%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.6%的經濟增長,能源的消耗強度累計下降了26.4%,我們應該說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的道路,這條路我們是越走越寬闊,我們越走信心越堅定。
不少黨的二十大代表認為,發達國家往往是先工業化、再綠色化、然后再低碳化,中國則面臨著工業化、綠色化、低碳化多重任務疊加的形勢,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取非常手段、非常措施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。通過推進能源革命,提高能源效率,改善能源結構,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;通過推進產業轉型,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實現產業綠色低碳轉型;通過推進科技革命,通過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達到“綠色且經濟”和“低碳且經濟”的目的;通過推進制度創新,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綠色低碳制度體系,實現制度的迭代升級。
穩扎穩打,步履堅實。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任京東表示,我國將深入推進能源革命,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,堅定不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。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,不斷推進全球清潔能源伙伴關系,全面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。